以保守派觀點介紹美國文明——『美國製造』讀後感

Posted by : antithesis |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 Published in

「當我在台北的時候,我覺得比在歐洲更像在美國:理論上,不需要太多的同化過程,台灣是可以毫無困難地成為美國的一州。但是,法國永遠無法成為美國的一州。」
——本書作者.索爾孟

社會學家,尤其是歐洲的社會學家,大體上以左傾者居多。支持保守主義與資本主義,並積極以學術觀點為這種信仰說項的,基本上可能算是珍稀的異類。本書作者索爾孟,在法國可能就屬於這種異類。

來台出席新書發表會時,索爾孟曾有上述比對台灣/法國的評語。雖然想到台灣老一輩的大多連不用筷子吃的料理都排斥,但「美國化」的確有許多面相,端看列舉、檢證的為何,故這番發言也不盡然全錯,但畢竟有嚴重的譁眾取寵之嫌。雖然大不如昔的國力,使法國在戰後將全球文化統治權讓位予美國。但時至今日,法國文化畢竟仍保有廣受仰慕的優勢。是否成為美國,看的不單是被同化者自己的意願,同時也得看美國對這同化對象的接納度如何。身為文化貴族(至少在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法國人作此發言,實難脫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何不食肉糜之嫌。

索爾孟表示,這本書「希望以興高采烈的方式,將屬於美國的節奏介紹給大家」。閱畢後,個人是沒感覺到所謂的「興高采烈」,反而是激情的舉例、雄辯、與不時出現的驚歎號,讓人嗅出作者對(其身處的)歐洲學術界的左翼傾向心懷憤怒,以及試圖在這種圈子裡以自我區隔建立勢力範圍的野心。

書中竭盡所能地質疑歐洲學術界與當局的反美傾向、與美國自由派宣揚的價值,並在同時以條理分明的分析為保守派的作為辯護。不過,這種辯護倒是帶給讀者一種奇特的體驗,那就是其實拉遠點看,保守派其實可能比自由派“更自由”。而自由派所宣揚的人道主義價值,帶來的結果可能不比保守派的自由經濟掛帥來得仁慈,即使這種邏輯有時顯得有點詭辯。

例如,乍看之下主張美國精神至上保守派,其實可能比擁護文化多元主義的自由派更支持開放移民的政策:自由派可能為保障本土勞工就業機會而提倡關門閉戶,但保守派可能支持開放移民,理由是這能為美國企業提供其所需的廉價勞力。

再舉一例:美國在全球擴展軍事影響力,例如在亞洲的駐軍,可以協防保障這些國家的穩定和平,在推行民主價值的同時,也能使其努力發展經濟。在這種結構下造就的富裕東亞,即台日韓,可成為美國的理想市場與貿易夥伴,為美國經濟帶來正面效益。美國的確是個帝國主義政權,不過,是「自由民主的帝國主義」。

幾乎一切辯解的立論基礎,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優越性。就連解釋美國福音教派在非基督教地區、甚至天主教/東正教國家的迅速傳播,作者提出的都是經濟性的解讀:改信美國式的基督教,多少能讓信徒感覺自己「離富庶、先進的美國近了一點」。

說得籠統些,索爾孟的觀點,是承認資本主義的過程或許「看似」殘酷,因為其中恆有獲利者與受害者(而對此體制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也恆能藉羅列獲利者與受害者來佐證自己的觀點),但最終的結果對多數人是好的,雖然得到的好處多與少,可能存在差距。

到頭來,對這論點是贊同還是反對,端看讀者個人對人生幸福的定義,是否與追求恆久成長、恆久利潤的價值觀符合。索爾孟對歐/美價值對立的解讀是:「歐洲是個充滿善意的大陸,而美洲則是衡量成效的大陸」。他無疑認為追求經濟上的成功可以為人帶來幸福,但卻拒絕承認體制與周遭的善意,同樣有辦法為人帶來幸福。

一如冷戰的瓦解暴露出社會主義經濟的嚴重缺陷,自由經濟「萬能說」也隨芝加哥學派在智利、在葉爾欽時代俄羅斯的失敗,以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不攻自破。但無論如何,世上依然存在著經濟自由但貧窮、以及計畫經濟但富裕的經濟體,孰優孰裂,絕非三言兩語可論斷。原來社會科學方面的信仰也如同宗教、政治,永遠說不出一個準頭。




索爾孟(Guy Sorman)——《美國製造——凝視美國文明》(Made In USA),允晨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