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守派觀點介紹美國文明——『美國製造』讀後感

Posted by : antithesis |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 Published in

「當我在台北的時候,我覺得比在歐洲更像在美國:理論上,不需要太多的同化過程,台灣是可以毫無困難地成為美國的一州。但是,法國永遠無法成為美國的一州。」
——本書作者.索爾孟

社會學家,尤其是歐洲的社會學家,大體上以左傾者居多。支持保守主義與資本主義,並積極以學術觀點為這種信仰說項的,基本上可能算是珍稀的異類。本書作者索爾孟,在法國可能就屬於這種異類。

來台出席新書發表會時,索爾孟曾有上述比對台灣/法國的評語。雖然想到台灣老一輩的大多連不用筷子吃的料理都排斥,但「美國化」的確有許多面相,端看列舉、檢證的為何,故這番發言也不盡然全錯,但畢竟有嚴重的譁眾取寵之嫌。雖然大不如昔的國力,使法國在戰後將全球文化統治權讓位予美國。但時至今日,法國文化畢竟仍保有廣受仰慕的優勢。是否成為美國,看的不單是被同化者自己的意願,同時也得看美國對這同化對象的接納度如何。身為文化貴族(至少在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法國人作此發言,實難脫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何不食肉糜之嫌。

索爾孟表示,這本書「希望以興高采烈的方式,將屬於美國的節奏介紹給大家」。閱畢後,個人是沒感覺到所謂的「興高采烈」,反而是激情的舉例、雄辯、與不時出現的驚歎號,讓人嗅出作者對(其身處的)歐洲學術界的左翼傾向心懷憤怒,以及試圖在這種圈子裡以自我區隔建立勢力範圍的野心。

書中竭盡所能地質疑歐洲學術界與當局的反美傾向、與美國自由派宣揚的價值,並在同時以條理分明的分析為保守派的作為辯護。不過,這種辯護倒是帶給讀者一種奇特的體驗,那就是其實拉遠點看,保守派其實可能比自由派“更自由”。而自由派所宣揚的人道主義價值,帶來的結果可能不比保守派的自由經濟掛帥來得仁慈,即使這種邏輯有時顯得有點詭辯。

例如,乍看之下主張美國精神至上保守派,其實可能比擁護文化多元主義的自由派更支持開放移民的政策:自由派可能為保障本土勞工就業機會而提倡關門閉戶,但保守派可能支持開放移民,理由是這能為美國企業提供其所需的廉價勞力。

再舉一例:美國在全球擴展軍事影響力,例如在亞洲的駐軍,可以協防保障這些國家的穩定和平,在推行民主價值的同時,也能使其努力發展經濟。在這種結構下造就的富裕東亞,即台日韓,可成為美國的理想市場與貿易夥伴,為美國經濟帶來正面效益。美國的確是個帝國主義政權,不過,是「自由民主的帝國主義」。

幾乎一切辯解的立論基礎,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優越性。就連解釋美國福音教派在非基督教地區、甚至天主教/東正教國家的迅速傳播,作者提出的都是經濟性的解讀:改信美國式的基督教,多少能讓信徒感覺自己「離富庶、先進的美國近了一點」。

說得籠統些,索爾孟的觀點,是承認資本主義的過程或許「看似」殘酷,因為其中恆有獲利者與受害者(而對此體制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也恆能藉羅列獲利者與受害者來佐證自己的觀點),但最終的結果對多數人是好的,雖然得到的好處多與少,可能存在差距。

到頭來,對這論點是贊同還是反對,端看讀者個人對人生幸福的定義,是否與追求恆久成長、恆久利潤的價值觀符合。索爾孟對歐/美價值對立的解讀是:「歐洲是個充滿善意的大陸,而美洲則是衡量成效的大陸」。他無疑認為追求經濟上的成功可以為人帶來幸福,但卻拒絕承認體制與周遭的善意,同樣有辦法為人帶來幸福。

一如冷戰的瓦解暴露出社會主義經濟的嚴重缺陷,自由經濟「萬能說」也隨芝加哥學派在智利、在葉爾欽時代俄羅斯的失敗,以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不攻自破。但無論如何,世上依然存在著經濟自由但貧窮、以及計畫經濟但富裕的經濟體,孰優孰裂,絕非三言兩語可論斷。原來社會科學方面的信仰也如同宗教、政治,永遠說不出一個準頭。




索爾孟(Guy Sorman)——《美國製造——凝視美國文明》(Made In USA),允晨文化出版

『賽德克‧巴萊——太陽旗』觀後感

Posted by : antithesis |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 Published in

雖然就事論事,常讓自己被貼上「不愛台灣」的標籤,但個人相信許多事實終究無法靠操作表象逆轉,硬把黑的說成白的,既逃不過明眼人的法眼,也熬不過歷史的公斷,還不如大方承認失敗來得光明磊落。想想當年若所有美國人都認為自己國家在越南的所作所為是對的,而拒絕做任何逆向的質疑及省思,如今美國會少了多少寶貴的文化資產?


整整兩年的期待,當然希望換得一部無可挑剔的好片。可惜無論怎麼看,『賽德克‧巴萊——太陽旗』也稱不上是部好電影。雖然個人也不喜歡『海角七號』,至少認為那是個起承轉合結構工整的好故事。很遺憾的,雖然一改『海』那幼稚膚淺的演出風格(畢竟類型不同啦),但『賽』不僅繼承了魏德勝在『海』中那以今人之心度古的當下心態(present minded)老毛病,就連架構也流於鬆散,節奏亦流於混亂。堂堂兩個半小時的片長中有多幕拖泥帶水的內心戲,竟仍無法將角色性格、與賽族的價值觀解釋清楚。而許多理應「熱血煽情」的動作場面,卻因拖延過長而張力盡失。冗長且一再重複的配樂,更助長了此一問題的嚴重性。或許租DVD回家快轉看,或許至少較能激起一絲情緒的漣漪。若娛樂效果與藝術價值皆匱乏,試問編導意圖藉大資本、大篇幅傳達的,究竟是什麼樣的訊息?


所謂當下心態的老毛病,指的是魏導似乎對日治時期的情境情有獨鍾,但考證上老是顯得用心不足。『海』中的日語對白說的是時下年輕人的日語,毫無戰前老日語的氣氛,當時年輕人之間的感情觀,也非宿命得有點讓人質疑。儘管這點曾有日本觀眾指摘。而『賽』片不僅日語問題依舊,就連1895年反抗日軍的台人,說的也是諸如「稍等一勒」或「尬伊拼啊」之類的現代台語。不禁教人懷念起侯孝賢片中某些某些不經意流露的細節,諸如『戲夢人生』中的戰前口號「台湾は新しい日本」,或『悲情城市』中的「快叫客家醫生來」,短短幾秒,也能讓觀眾在新鮮感中,見識到編劇者對還原歷史的熱情、與鑽研探究的底蘊。


業已有人詬病的道具考證姑且不論,劇中尚有不少歷史謬誤,在此稍事列舉:
(1) 1895年日軍據台的橋段中,有遇伏日軍以手榴彈抵抗賽德克人的情節。但手榴彈在當時的歐洲以外尚未普及,日軍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才體認到手榴彈的重要,遲至1907方有制式化的「壺型手榴彈」,暴露出編導對當年較今原始的戰爭風貌考據不足。(相關資料可見:http://bbs.tiexue.net/post_2537410_1.html
(2) 劇中,道澤群的鐵木瓦力斯,於1895年日本據台前夕與莫那魯道結怨,當時雖是個十來歲的小毛頭,但兩人於1930年霧社事件前夕重逢,時隔35年,理應是個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劇中由馬志翔扮演的成年瓦力斯,卻還是個血氣方剛的少年郎。
(3) 婚禮上殺牛的橋段也令人匪夷所思:不分漢蕃,食牛在台應是戰後才開始普及的習俗。1930年當時,連平地大概也沒幾個人吃過牛,生蕃居地更是連飼養豬隻都有困難,何來牛隻?


精彩的橋段不是完全沒有,諸如莫那魯道率領賽族與其他部族交易卻慘遭背叛,傷亡慘重後倉皇遁逃,或乘小學運動會舉事出草時,連賽族小孩都拾起武器斬殺日人婦孺,都能讓觀眾震懾地體認到當年的蕃地仍是個殺無赦的世界,情勢和價值觀均與時下有極大出入。可惜除此之外,已無多少驚喜。


此外,全片特效雖顯陽春,但飄落日本探勘人員記事簿的櫻花、串場的小小虎頭蜂、停駐林稍的吉祥鳥,都可看出魏導的小小巧思。但這手段頻頻使用,恐怕只會淪為空泛的煽情。希望許多年後,日本軍官一刀斬斷台灣民主國國旗的畫面(十分不自然!),不要如『猛龍過江』中,李小龍與羅禮士待競技場中小貓「喵」了一聲立刻開打的畫面般淪為笑柄。


根據日本官方紀錄,整起事件中,相對於賽族戰死七百人、被俘五百人,日方僅損失士兵22名,警察6名,味方蕃21名。較之『賽』片第二部『彩虹橋』卻似乎給人賽族殲敵無數的印象。就這問題,個人毋寧相信日方說法,因所有戰死者(連非日人的味方蕃)均被留名祭祀於靖國神社,應無掩飾損失之可能。這牽涉到又一個問題:霧社事件究竟是重創強敵的英勇起義,還是敵我懸殊的大屠殺?前者是壯烈史詩,後者不過是無奈悲劇。悲劇自有悲劇的詮釋角度與呈現方式,硬是套上史詩的包裝,只怕是以大而不當的粗糙,扭曲了魏導滿腔熱血、亟欲重現的歷史。


順帶一提:日前五月天成員公開揶揄高中時看『愛情萬歲』,片尾的哭戲看得兩人面面相覷。自『海角七號』賣座以來,昔日被視為台灣之光的藝術片,頓時成了致使國片走上歧途的過街老鼠。其實,有誰下令過藝術片與娛樂片不能並存?別忘了當年仍有朱延平的電影,娛樂片不爭氣是娛樂片自己的事,以偏概全地譴責唱藝術高調的風氣敗壞國片,怎麼看都不過是推托之辭。

也許侯、楊、蔡等導演的片子,在國際上頂多只能是藝術片影院中的art house hit,但試想美國、印度以外的非主流國家電影,有幾部能造成全球轟動?加拿大的『帕斯尚爾戰役』、泰國的『烈血暹士』、或印度的『阿育王』,均號稱是當地電影工業耗資最鉅的史詩片,但在國際主流社會可有掀起多少波瀾?既然這目標無法企及,至少咱們上一代名導在國外贏得的掌聲,還證明了台灣能有足夠的文化高度。就這點上,個人得為他們說句公道話。


p.s. 一部不夠嚴謹的歷史片給人的驚喜,或許還不及一篇嚴肅的歷史論文。請試試以下這篇小琉球先民的探討,是否比『賽德克‧巴萊』的陳述更讓人感到新鮮?
http://ianthro.tw/p/104

真人卡通——『宇宙戰艦大和號』觀後感

Posted by : antithesis |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 Published in

即使有兒時『漫畫大王』每週三十頁的激情,與每晚六點電視上那30分鐘的感動,宇宙戰艦大和號似乎還是遭大多數台灣男兒遺忘。記得的,也不知道1977至2009年間還有四部動畫劇場版(台灣至今連盜版都找不到)。三十數年過去了,如今我仍要重申自己當年的初衷:聲稱自己喜歡無敵鐵金剛的,是只知道讀死書、當乖小孩的書呆子,就和年輕時明明流行的是Hall & Oates或Van Halen,卻聲稱自己熱愛Beatles和Eagles的“自稱搖滾樂迷“同樣不誠實又俗不可耐。喜歡宇宙戰艦的,才是真正愛思考的知性男子漢!


遺憾的是,,這回由木村拓哉主演的「真人卡通」,並不能滿足男子漢的期待。雖然特效(※後註)與設定上的改編有與時俱進的驚喜,但感覺製作團隊似乎在熱血地搞完設定後,就在出資的TBS與大牌明星經紀人以「市場」為名的種種施壓行徑下失去了幹勁。刻板的人物性格設計白白浪費了幾位資深老牌的演技,東拼西湊並節奏紊亂的劇情更是『珍珠港』級的宇宙大災難,與嶄新背景設定形成嚴重落差。為了回饋木村迷的刻板情戲悉數流於形式,肉麻有餘而情緒嚴重不足。滿腦子浸淫於軍國、西部、大航海的原作者松本零士如今已年逾古稀,衷心期盼沙豬的他看到片中自主現代女性版的森雪時,不要心臟病發作。


據說導演山崎貴是個熱心的『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應是指近年的新版影集,而非70年代末的原版)』迷。本片於日本的片名『Space Battleship大和』,或許可以看出導演的企圖:在標榜特攻精神自殺美學的原作中,大量摻入美式理性科幻作品的要素,無奈兩者硬是如同油與水般難以揉合。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克林伊斯威特試圖在硫磺島的故事中呈現美/日兩種觀點,非得拍成兩部不可的原因。而美版『硫磺島的英雄們』極好,但日版『來自硫磺島的信』極差,似乎也充分展露了兩種精神在深度可塑性上的差異。將原作中為藍皮膚白人的加米拉斯星人改成符合近代科幻潮流的智慧共同體,是顯現了山崎導演對美式科幻精神的用功咀嚼,遺憾的是,其餘的表現都沒能跟上。或許一下搞美式頂撞上級的戲碼,一下又要來個日式同歸於盡的古代進,本身就是個精神錯亂的化身?


照這樣搞下去,說不定哪天日本會拍出「真人版鋼彈」。希望在那之前,日本電影人能克服這類融合上的難題,不要浪費了又一個好題材,而是拍出一部搬到歐美都站得住腳的優質好片。


雖然就觀賞娛樂片的角度而言,『宇宙戰艦大和號』還是能在兩個多小時裡爛中挑好。但若要看「真人卡通」,有優良原作小說為骨幹、又有富野由悠紀/庵野秀明背書,卻同樣遭國人遺忘的『魔女潛艦』實在要好上太多。畢竟是阿宅拍的,難逃特攻精神與角色性格上深度不足的宿命,但至少『魔女潛艦』結構完整,節奏一氣呵成,情緒上又充分滿足日本主流價值近年的需求。但至於台灣觀眾是否能理解這種價值並買這需求的帳,又是另一回事了。








註※ 山崎貴為特效片出身,所執導的作品中,最為國人熟知的當屬兩部『幸福三丁目』。大家或許不知,其實『幸福三丁目』也是攝影泰半在藍幕前進行的特效片。可惜『幸福三丁目』讓山崎貴獲得了人性導演的美譽,但兩部『幸』中饒富娛樂性的情感巧思,在『宇宙戰艦大和號』中卻絲毫不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