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dress code.關於紋身

Posted by : antithesis |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 Published in

龐克vs時尚名牌

一般人若穿著打扮很有特色,通常是為了要塑造某種身分,成為團體的一分子。這種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也很容易了解它的意義。人類的頭腦運作,會用捨去法來分類和分析所見的圖案。當我們遇到人,看到與他們身分相符的打扮,就會產生一些感覺,雖然看見的,不一定是自己想看的(臆測也不一定正確),但是這種反應很正常。例如,我們看到穿西裝、打領帶的人,就表示他是上班族,或者無精打采的媽媽帶著小孩,就代表她的身分很可能是家庭主婦等等。
近代的團體當中,會對我們視覺造成衝擊的,莫過於龐克族。龐克族近年已不流行,他們的全盛時期在1970年代,在那個封閉受限的年代,龐克運動成為一種相當有力的宣告方式,表達出年輕的憤怒。現在,它的意象大多被其他東西所吸收、軟化,成為不同的意義,缺少極端的年輕文化,但仍有核心價值存在。總之,龐克就是憤怒的意思,它表現於外的形象也強烈反映這個意義,誇張的頭髮造型和顏色,都是讓人震撼的要素,搭配著極端的黑白兩色服裝,釋出挑釁的意味。現在甚至流行皮革和丹尼布,兩種都是防護用的布料,象徵他們做好隨時要戰鬥的準備。有時候,這只是為了與服裝或彩妝呈現出的閃亮、強烈色彩互補。鍊條、釘飾和其他小片金屬,用來加強象徵性的壓迫感,表示已作好準備與人衝突。他們的運動強調極端和危險的意思,象徵上,試圖顯示它不只做好準備,更不是只用肢體表達狂怒而已。
當然,每一個刻意組成的團體,都試著強調它自身的權力。長久以來,高級訂製服(Haute Couture)表現手法與龐克相反,兩者嘗試表現的效果相同,運用方式卻截然不同。兩者都想呈現令人震撼的效果,不同的是,龐克造成人們生理上的威脅,高級訂製服卻希望建立視覺和文化層面的優勢,為了操控美麗,以及暗示一種優越的品味和理解能力。一直以來,時尚語言都是企圖爭取菁英族群的認同,它們利用專業術語和虛假的藝術鑑賞力為由,將其他人排除在外;媒體評論家則用精練的文字,將創作者的視野傳達給社會大眾。
服裝本身經常深具獨特風格,超乎我們所能理解的象徵意義,透露出由菁英領導、魅惑、品味和財富的意思。這些高姿態的服裝走秀作品,幾乎不會出現在現實世界當中,像那些特殊的低俗舞廳或天體營海灘,但是,重點也不是為了展示服裝,而是要從富含複雜意義的設計中展現優勢,令觀者無法理解。
那種令人渴求的優越感一再放大,模特兒受到嚴格控制,維持纖細身體,呈現出美麗肉體的假象。模特兒刻意塑造一種幾乎不可能達成的體態,以及一套對臉部的審美觀,他們有些是在眾多的人口中,從體型纖細的族群精挑細選而來,有些則是採用飲食運動療法,違反自然法則的控制營養和運動,接著無所不在到處販賣外表,做為世人對於美麗和高雅的標準。由於大多數人都達不到他們的標準,因此強大的優越感才能不斷維持。然而,不像龐克族的有形象徵會令人感到威脅,進而疏離,高級訂製服的世界維持一種眾人夢寐以求的形象,以一種象徵性的暗示,小心翼翼表達出完美、渴求、魅惑和榮耀。

關於紋身

身體改造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象徵性結合,手法更激烈,卻不會流於刻板。與其說它與任何特定的政治和商業訊息有關,不如說它要表達的是一種態度和感覺。當然,用刺青來表達團體關係的方式已不再新鮮,但是,把刺青當成一種品牌形式,表達自主權、忠誠度、連結等等類似想法,與將刺青當成簡單裝飾的較後現代審美觀,這兩者之間還是有所差異。
刺青呈現一種抽象或時尚去脈絡化的設計,如螺旋狀、塞爾特人的結飾圖案等等,從圖像本身的象徵,移轉到它存在的事實。換句話說,比起刺青的外觀,「單純擁有刺青」這件事更重要,對於進行身體改造的群體而言,這表示自由、嬉戲的精神、好玩,沒甚麼大不了。現在,在身體穿洞也更加普遍,如穿眉環、舌環、肚臍環等等。

肯納(T. A. Kenner)——《圖騰的祕密》(Symbols and Their Hidden Meanings),山岳文化出版

(0) Comments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