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恐慌,不過是杞人憂天?

Posted by : antithesis |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 Published in


 No. 688期的《今周刊》(03/01,2010)再次提起了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的問題。這問題已讓大眾惶恐多年,說來說去都成了老生常談。或許對肩負追求經濟與國力成長重責的政經領導階層來說,任憑生育率持續下滑意味著經濟規模(同時也代表獲利)的萎縮,面對以數字評鑑其作為的國民或股東,是他們絕不願承擔的罪衍。略諳歷史者,應該都不難接受人類歷史並非永遠是正向上升,其實也是有進退消長。若拋開對經濟不進則退的惶恐,將思考重心移回人與自然的均衡,對人口負成長的現象是否可能有不一樣的想法?

 90年代早期,我曾詢問過一位大陸研究生,中國是否可能成為美國般的超級強國。對方的答案是:「絕不可能。除非發生核戰,先死個八億人再說。」當時雖然保護熱帶雨林已經成為顯學,但尚未聽到多少人提出全球暖化的警告。一般人的認知,還是世界人口早已膨脹到失控,隨時可能爆發嚴重的水荒和飢荒,巴不得人口能再少一點。

 在美國時也曾注意到一個東西差異:在說「我」時,老美總是豎起大拇指指向自己,東方移民則是以食指微微指向鼻頭。當時不禁納悶亞洲人通常動作較小這點,是否和美國人平均的生活空間遼闊,亞洲則相對擁擠使然。

 其實只要有得宜政策因應,新生人口減少或許不一定代表經濟也將相對凋敝。記得曾讀過《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上的一篇報導『No Babies?』(06/13,2008),報導後半提到位於前東德的德紹市(Dessau)勇敢接受人口減少的事實,積極推行種種發想新穎的措施,聽來讓人耳目一新。

 人口僅約7.8萬的德紹,近年的人口流失率更高達25%。但當局來個逆向思考,將這現象視為都市區域較所需多出了25%,並視此為改善生活環境的契機。因此在1925-1932年間曾於德紹設校,戰後亦選擇於此地復校的Bauhaus協助下,當局決定拆除外圍的10500戶公寓,將市民集中在某些選定的區域,並讓外圍的森林逐步進駐市區。按規劃,最後將形成一個都市區塊如島嶼般點在於綠地之間的居住空間,。如此一來,人口集中區域的市民將較原本更為密集,各類經濟活動也將較零星散居時的凋敝狀態更為活絡。市民得以在維持得小而美的生活區劃中享受盎然綠意的包圍,依舊享有都市生活的種種便利,大自然卻永遠是近在咫尺。

 More is less, less is more。看來這句Bauhaus名言又派上用場了(曲解曲解:-P)。

 德紹的例子讓人思索,坦然接受人口減少的事實,縮小人類所佔據的生活空間,讓經濟適應現狀,思索其他方法持續為其注入活力,說不定才是因應少子化的最佳良方。或許這個方向,反而能讓未來變得比過去更為美好,每個人都活得更健康、更長久。即使經濟成長不如往昔,但生活水準必能大幅提升。

  誰說這樣不好?


*附圖為德紹的The Dessau-Wörlitz Garden Realm,為全歐最大的英式庭園。出處:
 http://www.flickr.com/photos/biotechnolog_net/sets/72157601332212931/
*『No Babies?』全文請參照:
 http://www.nytimes.com/2008/06/29/magazine/29Birth-t.html?pagewanted=all

(0) Comments

Leave a Response